岁月失语,影像能言。
山铝印记将通过一批拍摄时间跨度极大,极为罕见的山铝历史老照片,近距离触摸岁月之痕,讲述山铝那个时代的故事,感受山铝深厚的历史底蕴......
1943年6月,日本派遣以越智主一郎博士为首的视察团来山东实地勘察。决定在南定兴建氧化铝制造工场。11月2日,日伪合办的“华北轻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即“华北轻金属株式会社”,简称“华轻”)正式成立。“华轻”下属南定工场在南定村北占地万余亩,于当年秋先期开工,劳工约2万余人。场长是日本人中村幸作。
12月25日,华北轻金属建设事务局提出《华北轻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事业计划书》,拟定南定工场采用曹达(碱)石灰法制造氧化铝,生产能力1945年达到2万吨,1946年达到6万吨。
1944年2月,“华轻”北平总公司招收第一批华人青年去日本山口县德山曹达厂实习,培训氧化铝制造技术工人;同年,南定工场青年炼成所又派去3批,先后4批约200人。他们于1945年上半年回到南定工场。
华轻从江南水泥公司、广东水泥公司、无锡庆丰纱厂强购回转窑两套,4,000 千瓦和1,000千瓦发电机组各1台,还从广东糖厂强购过滤和蒸发设备各一部分,并相继运进南定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