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网站群

中文

EN

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中铝集团精神谱系先进典型精神——老兵工精神

来源: 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山东铝业有限公司时间: 2025-05-06


一、精神内涵

不忘初心 不怕困难 不吃老本

二、精神释义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为铝工业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老国有企业,山铝自成立之日起骨子里镌刻着红色基因。1949年,一支由800人组成的,为共和国立下功勋的老兵工队伍,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收起军功章,毅然投身山铝建设,自觉从一名名车工、操作工、看火工做起,默默奉献。

1954年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厂,即五O一厂(中铝山东企业前身)建成投产后,山铝职工在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中写到,我们懂得:只有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充分彰显了第一代铝工业创业者的初心。回首中铝山东企业的发展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是支撑山铝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依靠这样的初心,第一代山铝人付出心血、汗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建成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厂;依靠这样的初心,支撑一代又一代的山铝人排除干扰,不断发展壮大。

不怕困难

永不动摇的决心。始终坚持自力更生、排除干扰、大胆改革、执着奉献,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不吃老本

永不停歇的革新。“不吃老本”的本质是创新、创业,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源泉,更是山铝人志气和勇气的充分体现。从攻克氧化铝制造技术起家,到被国家认定为技术中心之一,再到建成全球最大的精细氧化铝制造基地,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从不以功臣自居,沾沾自喜,躺在功劳簿上,在科技进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方面,不断跨越自我,创造新业绩,取得新成果。

三、精神案例

不忘初心,为铝工业事业奋斗终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产业报国是每一代山铝人的不懈追求和使命,一代代山铝人把初心化入血脉,融入行动,忠诚奉献,矢志不渝。

1954年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厂,即五O一厂(中铝山东企业前身)建成投产后,山铝职工在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中说到,“我们懂得:只有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这是第一代铝工业创业者高尚“初心”的充分彰显。回首中铝山东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铝工业”的初心始终是支撑山铝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依靠这样的初心,第一代山铝人付出心血、汗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建成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厂;依靠这样的初心,支撑一代又一代的山铝人排除干扰,不断发展壮大。

牛新中,13岁从山西兴县家中投奔延安,加入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后来到山铝。她从氧化铝化验员、技术员做起,直至担任研究院院长,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氧化铝生产技术。期间,历尽无数磨难,痴心不改,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为烧结法氧化铝工艺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怕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山铝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多次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设备陈旧、资源匮乏、严重亏损、濒临倒闭。但山铝人信奉“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面前有山铝人、山铝人面前无困难”。经过广大职工的顽强拼搏,企业涉过一个个险滩,越过一座座高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长为铝工业的中流砥柱,蜕变为拼搏进取的行业典范。

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设备、没有技术、没有专业人员,铝厂建设之初的老兵工,有的只是握过枪的双手和“发展铝工业”的信念。但就是依靠双手和信念的力量,在缺乏必要工具、设备的极端艰苦条件下,老兵工们铲掉荒草、清除瓦砾,依靠肩抬手拉和最原始的运输方式,安装设备2500多台,用镐和锹一点一点挖出了36万吨矿石,如燕子筑巢一般完成了基础建设工程。

最困难的时期,为了解决料浆跑浑的问题,山铝人将成袋的白面加入生产流程,却没有一个人想着拿来填饱饥饿的肚子。1990年,企业生产任务未完成,职工们就自觉将发到手的工资上交,帮助企业完成任务,展现了铝业工人的无私报国情怀。

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山铝为摆脱亏损严重的困境,以“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凝聚全员力量,把热电新机组、煤制气项目视为“生命工程”,以“拼命”精神干好项目建设,严格标准,夜以继日,创出国内同类项目建设投产达标最快纪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停产高能耗、高污染的电解生产线,进军新型净水剂等环保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出工业建筑新品牌,使企业迅速扭亏为盈,获得新生。

新时代,山铝人将“不怕困难”精神融入生产经营和科研开发,生产主要指标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不断超越,成为全要素对标和极限降本的标杆企业,高附加值新产品保持每年2-3个的开发速度,形成“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良性循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不吃老本,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山铝人善于创造、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并在艰苦创业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保证了企业始终站在铝行业发展的前沿。70多年来,有近千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成果奖,上百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制定了数百项技术标准。经过艰苦攻关,自主研发精细氧化铝产品共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通信通讯、汽车工业、新能源、航空军工等领域,切实用自主创新扛牢国家战略使命,勇担经济社会责任。

在一穷二白的铝厂建设时期,制作回转窑大齿圈,缺乏必要设备,老兵工采用13吨炉并开炼钢、四瓣铸造的方法,制造出了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的超大型铸件。在加工大部件过程中,采取“蚂蚁啃骨头”的方式,创造性地用小小牛头刨完成了大滚圈的加工。

氧化铝生产技术创新的年代,山铝人打破了三大“不可能”定论:一是经过多次试验,用土炉、坩埚等最简陋的实验工具,“一千次失败就开始一千零一次新的试验”,掌握了烧结法氧化铝生产技术,打破了“中国铝矿石不能生产氧化铝”的定论;二是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生产出二级品氧化铝和砂状氧化铝,打破了“烧结法氧化铝不能生产三级品以上氧化铝”的定论;三是通过流程再造、二段烧成新工艺的突破,氧化铝产量大幅度提升,打破了“烧结法氧化铝不能达到设计产能”的定论。

时代在发展,一切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深改革、促转型、谋发展的新征程上,山铝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开发建设了国内第一条利用国外矿石进行生产的低温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线,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精细氧化铝制造基地,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精神状态,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四、精神发源地

山东铝业有限公司、中铝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山东企业)隶属于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49213日建立的中共中央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直属冶炼总厂195471日建成投产,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摇篮”。

山铝的老兵工精神首先来源于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军事作风,1949年,以胶东兵工厂为基础组建起了山铝的第一代职工队伍,受到战火洗礼的兵工队伍将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带入职工队伍中,使老兵工精神成为职工队伍和文化的灵魂。

优秀的文化积淀丰富了老兵工精神的内涵。中铝山东企业地处鲁中大地中部,孔孟先哲的“儒”家文化、胶东地区的海洋文化、齐国故都的“齐”文化都为优秀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给养。

伟大的生产实践为优秀精神的凝炼提供了可靠保证。山铝与共和国同龄,在70多年的发展中从独立支持国家氧化铝供应12年,到8次技术改造提升产量,多年来始终居于中国氧化铝工业排头兵的位置,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成长为全球最大、品种最全的精细氧化铝企业。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工厂,是国家首批企业技术中心,高品质氧化铝、氮化铝产品攻关解决了国家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成为老树新枝的企业发展典范。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涌现出了吴际霖、董洪奎、“铁人”宋其钵、“铁姑娘”于爱清等一大批先模人物,使老兵工精神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升华。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招聘信息|信访联系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